您所在的位置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 > 信息资讯 > 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.cn> 浏览正文


台湾成人礼五花八门


 
2017-6-14 15:11:35

  台北捐血中心举办捐血成年礼活动。
  (台北捐血中心提供)

  台北捐血中心6月12日举办“捐血成人礼”活动,号召30位青年学子参与。古人称作冠礼或笄礼的成人礼习俗,台湾至今保留,并衍化出多种多样的新鲜形式。

  让年轻人学会奉献

  据台《中国时报》报道,受少子化影响,台湾17至20岁年轻人捐血总人数跟10年前相比下降了一半,从近20万人降至10万人左右。台北捐血中心举办“捐血成人礼”,鼓励年轻人奉献爱心。

  参加成人礼的基隆高中2年级学生李国弘接受媒体访问时说,从小就常看着爷爷收到捐血中心寄的通知,上面写着血液已经供给病人使用,他想着自己长大也要像爷爷捐血救人。他说,很多人想捐也没办法捐,血没捐就是摆在体内,多我一袋血就能多救一个人。

  台北捐血中心企画课长陈絜先表示,高中生、军中部队是培养捐血习惯的重要阶段,17岁代表青少年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,也意味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转变,望透过这次活动,证明他们不再是小孩子。

  在台湾,成年又叫“转大人”。在“转大人”当天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公益,让年轻人学会扛起社会责任,“捐血成人礼”称得上是有创意又有意义。

  台湾古礼源于信仰

  中国古代通常以20岁为成年。据《礼记》所载:“男子二十为弱冠,冠字,成年之道。”又《礼记·杂记》所载:“女子未许嫁者,二十则笄。”《周礼》所载:“女子以许嫁者,笄而礼之,称字。”就是说男女均以20岁为成年,女子若未满20岁而未嫁者,也视之为成年。

  台湾因为受民间信仰影响,发展出16岁做成人礼的习俗。《台湾省通志稿》记载:“台俗崇信神佛,以为子女成长有赖于注生娘娘、七娘妈、妈祖、观音、床母之护佑,故奉之为呵护神……迨年十六,认其以达成年,仍依名护神诞辰。”按照这一习俗,当子女在襁褓时,台湾民众会携至神明面前,求“絭(束腰或衣袖的绳子)”为孩儿护身信物,并借由每年“换絭”祈求神明保佑孩童。直到孩童满16岁,以“脱絭”谢神的仪式,确认孩童已长大成人。

  不拘一格花样翻新

  到今天,台湾各地的成人礼有了许多新形式。比如,台北大学中文系为大二学生加冠、加笄(指发簪),提醒他们当一个谨言慎行、独当一面的成年人,从被照顾的角色转换成照顾别人的角色。另外由系上师长依每位学生的人品、志向等为其“命字”,希望他们能够以成圣成贤来自我期许。

  台中市的晓明女中,则以“画15年后的我”作为成人礼。高二学生透过祈祷、座谈与同学、老师和家长分享成长体验,最后戴上有鲜花和荆棘的莿冠,象征为自己的荣耀和苦痛负责。再让学生用绘画,画出15年后的自己,让学生审慎思考自己的人生。

  台南市的青少年在16岁那年的七夕当天,男生头戴状元帽、女生戴凤冠。钻“七娘妈亭”开启智慧的窍门,出“鸟母宫”筹谢神恩及父母养育之恩。最后走花道,象征往后人生多彩多姿,再肩挑花担登王城“安平古堡”,象征肩负责任、脚踏实地、步步高升。


编辑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
+ 相关信息咨讯
·江浙沪GDP已追上日本,背后的逻辑清晰而坚定:江
·长三角观察:经济总量迈入十三太保“城均破万亿”
·长三角铁路进入节前客流高峰,长三角往湖南湖北等
·从沪苏浙皖3省1市政府报告“数”看长三角:经济总
·长三角地区首次联合评选长三角体育榜单,上海多项
·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2024年
·长三角沪苏浙皖“人来人往”愈发便捷 在世界窗口
·长三角三省一市近一个月内公开通报22起违反中央八
·从年夜饭到零食,长三角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“吃货
·长三角沪苏浙皖发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 看点不只是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.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,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,本站不刊发涉政治、国际、时评、贸易争端、涉外涉港澳台文章。
2. 本站刊载之作品,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,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,请根据“避风港原则”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###shzx.com(发送时请将###更换为@)书面通知我站,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。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2024-2025  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)quan.sh.cn 上海华易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
媒体合作(发稿采访发布会等)电话:021-34121912 微信:yuanfangnet 

 

工信部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9977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