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 > 信息资讯 > 上海资讯> 浏览正文


杨澜携跨界新书亮相上海书展


 
2017-8-20 16:36:44
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生,走进世界顶尖的实验室、科研院所,探访“人工智能”这项目前世界最热门的前沿技术,成就了一段充满奇异的美妙旅程。著名媒体人杨澜花了一年时间,走完了这段充满惊喜又温馨的旅程,不仅制作出《探寻人工智能》纪录片,并完成了她全新跨界新作《人工智能真的来了》一书。

杨澜携新书在上海书展现场签售。

  今天下午,杨澜携新书在上海书展首度签售。并与操刀电视剧《花千骨》《醉玲珑》等热门IP的金牌编剧饶俊献上一场妙趣横生的对谈。

  为什么是人工智能?

  “AI改变世界,谁来改变AI?”2016年,杨澜花一年时间走访5个国家,20多座城市,30多个顶尖科研机构,80多位世界顶级AI科学家,并最终制作纪录片,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。基于好奇心的驱使,杨澜想要通过自己的采访,完成上述问题的解答。杨澜认为,面对AI必然带来的大变革,人们应该了解,人类和AI最终将走向何方。这也是她新书面世的最初目的。

  在书的引言中,杨澜写下这样一段话接在上述问题之后。“科技是一把双刃剑。做出选择的是人,不是机器。未来到底往什么方向发展,取决于我们如何设计、管理和应用人工智能。”

  共生。杨澜认为,人机共生、人机融合,才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。而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改变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。现在,需要做的是,让社会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。从教育到生活模式、工作模式,直到社会保障,都要及时调整来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冲击。

  杨澜自己用“好奇地、笨拙地”来形容自己的人工智能探寻之旅。但她依然用浪漫的笔触在书中写下“对人来说,旅程本身,就充满乐趣”。

  那些科幻片中的恐惧会成为现实吗?

  诚然,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方向。全世界上无数“大佬”对此趋之若鹜,从科技精英到著名企业家,甚至好莱坞大明星。不过,对普通人来说,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还未揭开,而科幻电影给大家带来的恐惧感却十分现实。在这项技术上继续狂奔还是谨慎向前仍无定论。

  “我想,那些科幻电影中的桥段,始终会就在电影里。”杨澜说的与她在书中表达的一样。“在它们(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)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希望、想象和恐惧,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另一种可能性,但更让我们发现了人类智能的种种奇妙之处。”从一开始采访时的好奇和一些些恐惧。到深入采访后,杨澜了解到的,人工智能离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,“拥有自主意识,统治人类”相去甚远。

  杨澜在这本书中对人工智能做了诸多剖析。还记录了其深度学习视觉识别、语音识别、机器人制造、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。分享了诸多重量级科学家、知名人士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或思考。发人深省、令人信服。

  人工智能的未来如何?不如读读书,且行且看。


编辑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
+ 相关信息咨讯
·上海房产市场今年1月“淡季不淡”,一、二手房成
·今年春节放8天假,加班工资怎么算?可以用补休代
·松江九里亭花店24小时“自助”营业迎新春
·秒杀!2000万元“乐享浦东”新春餐饮消费券一抢而
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新总裁及总经理任命,今年3
·长三角铁路春运前十天日均发送超273万人次,今日
·位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上海世茂精灵之城主题乐
·春节假期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预计超6万游客出行
·以音乐剧为核心,上海文化广场场次票房再创新高
·四大草莓园春节甜蜜不打烊,来宝山罗泾共尝“莓好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.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,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,本站不刊发涉政治、国际、时评、贸易争端、涉外涉港澳台文章。
2. 本站刊载之作品,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,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,请根据“避风港原则”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###shzx.com(发送时请将###更换为@)书面通知我站,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。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2024-2025  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)quan.sh.cn 上海华易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
媒体合作(发稿采访发布会等)电话:021-34121912 微信:yuanfangnet 

 

工信部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9977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