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8日电 (赵佳然)日前,小蓝杯瑞幸的财务数据被曝光。今年前三个季度,瑞幸咖啡总销售收入3.75亿元,毛利润为亏损4.33亿元,净亏损8.57亿元。
这一数据让大众感到惊讶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过去几年,依靠补贴来占领市场的公司很多,但许多品牌只是昙花一现,后期便因找不到盈利模式而难以支撑下去。

瑞幸咖啡 中新经纬 赵佳然摄
而在亏损数据被曝出后不久,瑞幸宣布位于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的分店正式营业,这标志着它在一年内开设2000家分店的目标提前完成。这不禁让消费者们心有余悸:疯狂扩张的瑞幸,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独木难支的互联网公司?
狂发补贴同时鼓励充值
与许多互联网企业相似,瑞幸咖啡在创建之初,也是靠着大面积的营销和派发补贴来赢得市场。仿佛一夜之间,各大城市的小区、写字楼的广告牌上都出现了小蓝杯的影子。凭借着“第一杯免费”的诱惑和时不时的打折券,瑞幸咖啡迅速争取到了一大批用户。
12月25日,瑞幸的第2000家门店在上海正式开业,提前完成了1年2000家直营门店的目标。瑞幸官方称,其目前拥有1200万付费用户,咖啡销量达8500万杯,直营店覆盖22个城市。

来源:微博
用过瑞幸APP的消费者,大多是被首杯免费和3.8折券等优惠吸引而来,而当优惠消失时,则会产生落差感。为了使用户养成消费习惯,瑞幸利用了这种落差心理,推出“咖啡钱包”,即充值机制:充值2张咖啡券可获赠1张,充5张券则可获赠5张。
而用户若并未在APP中储值,下单时就会收到“贴心”提示,推荐其前往充值。许多消费者在体验两三次后便对瑞幸失去兴趣,但碍于咖啡券积攒太多,只得继续使用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