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 > 信息资讯 > 上海资讯> 浏览正文


4万只上海松江“六月黄”大闸蟹即将上市,公蟹壳薄肉嫩黄多


 
2020-6-13 19:43:43
摘要:在经历了三次蜕壳后,在第四次脱壳前,“六月黄”将呈现最饱满的状态,此时也是最有“吃头”的时候。

忙归忙,勿忘“六月黄”。距离“六月黄”开捕还有十几天的时间,但在松江区小昆山镇的一处基地,“六月黄”长势喜人。“市面上的每只在2两左右,我们大泖会比一般的个头大一些。”鱼跃水产合作社负责人朗月林自信满满表示,预计将有四万只出塘。

“六月黄”指的是未长成的“童子蟹”,因其吃口回甘鲜美颇受上海市民喜爱。主要是吃公蟹,以壳薄肉嫩黄多著称。在经历了三次蜕壳后,在第四次脱壳前,“六月黄”将呈现最饱满的状态,此时也是最有“吃头”的时候。

在工人的帮助下,记者看到了“六月黄”活灵活现的样子,吐着白色的泡沫。“现在,它们只有在夜里才探头探脑地出来,张牙舞爪地吃水草。”白天它们会躲在水草里,而水草上那些浑浊的泥团正是它们的“杰作”。

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是松江河蟹的养殖大户,主打“大泖牌”黄浦江大闸蟹。以往主要销售个头较大的成蟹,自去年起,合作社开始尝试“六月黄”的养殖,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,想在今年有所收获,不曾想疫情来了。

“增加养殖密度!去年每亩池塘平均放养500只蟹种,今年增加到700只!”疫情之下,郎月林毅然决定增量40%。他预估,今年市面上“六月黄”的产量将大幅度减少,这将给本地“六月黄”带来更多的商机。

没过多久,验证了他对市场的预判。“河蟹主产区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受疫情影响严重,这些区域没有成熟的苗种基地,主要靠外部引进,疫情后引发的交通不便,直接导致出塘率的降低。而江苏的河蟹主要通过网箱养殖,该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后,减少了网箱的面积,导致河蟹产量明显减少。”

与外省市不同的是,郎月林的基地从育苗到养殖都已经规模化运作,受疫情影响不大。“对我们来说,主要受影响的是工人返沪,外省市的工人占了60%,一线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。”在合作社的几个基地,很多工人回家过年后都无法赶在放苗前回到基地。“这一批蟹苗是三月份放下去的,叫了一些亲友来帮忙才赶上了放苗期。”放苗的时间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,过早或影响蟹苗生长,延后则不利于抢占市场。

市场瞬息万变。郎月林发现,受疫情影响,今年上半年,淡水鱼大幅度涨价,“去年的鲫鱼六七元一斤的卖到了十几元,黄鳝鱼八九的卖到二十几块,花鲢四块五的变成八九元。”他透露,河蟹的价格一定不会与去年同期持平,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,或因购买力不佳导致价格下降都有可能,但今年大泖牌“六月黄”一定会在上海市面上争得一席之地。

“现在做的一是育肥,二是控制好水质和保持适宜的环境,争取给市民带来质量较高的‘六月黄’。”据悉,基地与上海市河蟹产业体系合作已有十多年,“六月黄”的培育是其中一项试点项目。目前,淘宝店、公众号两大线上平台即将接受预定,开捕后,南青路和文涵路的两处直销店也将对外销售。


编辑: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
+ 相关信息咨讯
·以音乐剧为核心,上海文化广场场次票房再创新高
·四大草莓园春节甜蜜不打烊,来宝山罗泾共尝“莓好
·“小电驴”以旧换新,继续补!
·上海的社区食堂也可订年夜饭了,有的还举办“选品
·入冬以来最暖的早晨!时隔42天雨水有望回归申城
·上海市民生活将有哪些新变化?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
·202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解读:经济运行稳中
·港科大上海中心成立:部分两年制硕士第二年可在上
·今日起,上海机场“易安检” 正式推出免预约使用
·长三角铁路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,今日预计发送超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.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 quan.sh.cn)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,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,本站不刊发涉政治、国际、时评、贸易争端、涉外涉港澳台文章。
2. 本站刊载之作品,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,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,请根据“避风港原则”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###shzx.com(发送时请将###更换为@)书面通知我站,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。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2024-2025  上海都市圈网(上圈网)quan.sh.cn 上海华易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
媒体合作(发稿采访发布会等)电话:021-34121912 微信:yuanfangnet 

 

工信部ICP备案号:沪ICP备2021019977号-5